山东省寿光市: 字圣仓颉和农圣贾思勰

2018-01-10

  一、字圣仓颉


  仓颉(苍颉),历史记载中的黄帝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中国汉字鼻祖,中华文化先圣之一。仓颉墓原在寿光市城区,1960年被拆毁。为纪念仓颉,寿光城区现称为圣城街道,城区建有以纪念仓颉为主题的公园“仓圣公园”。

  《辞海》“仓颉”载:仓颉,也作苍颉。旧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仓颉可能只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

  《齐鲁历史文化大事编年》载:仓颉,亦作苍颉,史皇氏。东夷发明家,黄帝时大臣,始作书,是文字的发明者。据大汶口文化陶器文字的发现,传说有根据的。仓颉墓在今寿光市,秦始皇焚书时,许多书籍藏在墓中,故有“藏书室”之称。

  新编《寿光县志》“仓颉墓”载:仓颉墓在旧县城西门外迤北,大道西旁(今中心大街北段路西城乡建设委员会院内)。旧为寿光游览胜地。世传仓颉墓有三:一在陕西白水县;一在山东东阿县;一在山东寿光县。据郦道元《水经注》所述,以在寿光为可信。墓之封土长宽各4.47米,高2.26米,上生蓍草。墓地面积共10余亩,四面护以短墙,墙外绿水环绕。匝岸多垂柳,夏日枝叶纷披,翠柳藏莺,风景清幽。正门为月形圆门,门前小桥流水,倍增雅趣。墓前一亭,曰:“启秘亭”,亭为石基木构,计12楹,飞檐翘角,别具一格,有楹联云:“千古大文三尺土,两间灵气一孤亭。”清嘉庆年间,知县宋铭匾曰:“始制文字”。民国6年,县知事尹志皋镌石亭联云:“石室志藏书,廿八言文字蟠螭,除秦李斯、汉叔孙无能识者;幽宫留宿土,四千年洪荒遗蜕,并娲皇墓、少昊陵相与传之。”亭内设石几、石凳,供游人憩息对弈。亭前有东西二水井,即旧“八景”所称“仓颉双井”。园中杂种松、柏、槐、柳,炎夏古木成荫,清风拂拂,是夏日避暑佳境,亦是吊古览胜之名区。历代文人,多有诗文凭吊。1960年拆除。

  《寿光文化追远》载:仓颉(亦称苍颉),即史皇氏,史载的黄帝史官,“仓颉作书”,墓址原在寿光市故城西侧(原建设局院内)。在文字产生前,人类用于记事的方法是“结绳记事”。源于今寿光古城街道古城村的“己”族、“纪”国之“己”即与文字的起源有关。“己”之本意为绪,绪既可用于织,又可用于系即结绳之用。“己”为人类最早的记事工具。中国古史中记裁的“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现代考古学证明,从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6000年前后)开始,山东地区即有了图像文字,这些文字的创造者与发源于寿光的东夷伯益族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今莒县境内的由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伯益部落发展而成的古莒国遗址,占地700平方公里,是目前发现聚落遗址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古国,国都陵阳河遗址50万平方米,发现了城墙和7种13个图像文字,与后来的汉字有渊源关系,大汶口文化的古莒国,是由伯益族后裔建立的赢姓古国。莒国为最先发现图像文字的地方,是陶器尖端产品“蛋壳陶”的主要制作中心之一,酿酒业发达,青铜器独树一帜,已产生了原始天文历法。桓台县史家村龙山文化(距今上限4600年)——岳石文化遗址出土了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甲骨文,发现了武丁时期字数最多的青铜器铭文(其时伯益部已控制了黄河下游所有古夷人部落。另陕西省白水县也有以史为名的村庄史官村,史字为名的村庄迁徙方向与伯益族的迁徙方向是一致的。史官村亦有仓颉墓、庙、碑,当为仓颉族迁徙的证明。仓颉当与名列颛顼帝“八才子第一”的“苍舒”族有关,颛顼时即为势力最强的部族,当在黄帝时就是一个强势族群。并因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特别是在记事及发明上多有成就而为黄帝史官,当时的今寿光旧城文化遗址当为仓颉族的发源地。今寿光城东有大仓村)。不仅仓颉墓、仓颉台、仓颉石室在寿光,而且于寿光出土了“仓颉鸟迹书”(即仓颉书),据《金陵新志》载,该石书于周初出土于仓颉墓下,共28字,内容为祭祀经文。寿光历史上仓颉墓碑共3块:一块于1989年出土于今水产局宿舍楼施工工地,据碑文立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54年);一块为清乾隆年间寿光知县王椿立,“文革”中被毁;一块为清同治年间寿光知县刘有成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仓颉台弥水所经,有孔子问经石室,中有孔子像”。史载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结绳之政”当以源于今寿光古城街道古城村的“己”族为代表),而伏羲、女娲传说来源于少昊、太昊西迁,考古发现最早的图像文字产生于寿光伯益族的赢姓后裔莒,最早的甲骨文产生于伯益族控制范围的桓台史家村遗址,“仓颉鸟迹书”又在周时出土于寿光仓颉墓中,距今460多年前(公元1554年)就有仓颉的明代墓碑竖立在寿光,这一切均说明发源于寿光的东夷伯益族在中华文字的发明创造中居于重要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农圣贾思勰


  贾思勰,北魏孝文帝时益都(今寿光)人,农学家。任过高阳(今山东临淄北部)太守,曾到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考察过农业,对农业生产有较深了解。约在6世纪30~40年代写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余字。当时战乱频仍,民生凋蔽,贾思勰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期富国安民。书中总结了中国当时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介绍了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的方法,传授了一些谷物、蔬菜、果树和林木栽培的经验,记述了家畜、家禽、鱼、蚕等的饲养技术。从农副产品的加工、酿造到畜禽疫病的防治均有详细论述,此外还以很大的篇幅引载了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正如该书《序》中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贾思勰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之本,“是为政首”,只有发展生产,才是富民强国之道。他主张实行奖励农耕的政策,采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兴修水利进行灌溉。他提倡节俭和长远打算,很赞赏汉代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告诫人们“穷窘之来”是因为用之无节,忽于蓄积。他说“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70里而用有余”,其原因就是“用之以节”。

  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谨。为写好这部书,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书中引用大量古代的农书、杂著,参酌前人的农学研究成果。广泛收集民间的谚语、歌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亲自进行观察、试验。由此可见,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齐民要术》一书最初只在民间传录,至北宋天圣年间官方才刊印颁发给劝农使者,指导农业生产。此后,辗转传抄刊印,版本多至20余种,并广为其他农书、杂著所援引。唐代此书即传入日本,现今世界上已有20多种译本出版,还有不少研究此书的著作。它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当时和后世的农业生产都有深远的影响,不仅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