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展示与交流平台

江苏省 :金坛区金坛雀舌茶

2019-01-09

江苏特产——金坛雀舌

  

  金坛雀舌茶历史悠久,因形似雀舌而得名,主要产地在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在1985年全省名茶评选会上曾名列总分第一,其后屡获省“陆羽杯”和全国“中茶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金坛雀舌茶成为江苏省惟一一只通过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产品,其品牌价值达10亿元。金坛雀舌茶外形扁平挺秀、状如雀舌,茶条匀整、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高、栗香明显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匀.

  


  工艺特色

  金坛雀舌茶采用独特的手工炒制工艺和先进的全程机械化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在鲜叶采摘阶段,金坛雀舌茶每年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采摘标准以芽苞和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特级茶以芽苞为主,要求芽长在3厘米以下,2.5厘米左右,炒制500克特级金坛雀舌茶需要4—4.5万个芽头。对鲜叶采摘要求严格,讲究嫩、鲜、匀、净。芽叶要求达到嫩度匀整,色泽一致,不采紫芽叶、病虫危害叶,采回的鲜叶进厂后要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并要精细拣剔,剔除鱼叶、单片等及非茶类夹杂物,放在通风阴凉处,薄摊4—5小时,轻度蒸发水分,促进内质轻度转化,提高品质。

  在炒制工艺上,金坛雀舌茶分杀青、摊凉、整形、干燥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比如在干燥过程中,炒茶锅温掌握在70℃左右,温度先低后高,采用抓、擦、磨、推等手势使茶条扁平、光滑,达到金坛雀舌茶的品质要求。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用力适度,保证足干,同时在捺、压时用力恰当,不宜过重或太轻,过重造成条索太扁太宽,过轻则芽叶细胞破碎率低,茶汁不易冲泡出来,造成水浸出物偏低。至茶叶在锅中炒至发出“沙沙”响声、茶条轻折即断,手捻成末,茶叶含水量在5.5—6%时起锅摊凉。

  


  产地环境

  金坛区薛埠镇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分为丘陵缓岗、低洼圩区、高亢平原3种类型,茶园全部分布于以茅山和方山为北、南两大主峰的丘陵缓坡岗区内,该地域内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土壤质地为下蜀系黄棕壤,土层深厚,pH值4.5—5.5,呈弱酸性,同时,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源,完全适宜茶树的生长。

  该地区有着茶叶生长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特别是连片的低山丘陵区不仅有机质含量丰富,而且沟渠塘坝密布,水资源充足,是天赐一方的种茶“乐土”。


  历史渊源

  金坛雀舌茶历史悠久,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谁把嫩香名雀舌,定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1982年,金坛雀舌茶以县名和茶叶形状正式定名。

  2010年,金坛建成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

  2014年,金坛在江苏省质监局和农业专家的指导支持下,制定颁布了《地理标志产品金坛雀舌茶》省级地方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

  2016年,金坛区市场监管局和区农林局对全区雀舌茶园信息开展了全面普查,梳理出了雀舌茶的相关地理、产量和产权人等信息。

  2017年,金坛区启动了管理平台的开发和调试,把种植户和地理标志企业的户口管理起来,茶农凭卡销售鲜叶,地理标志企业按鲜叶收购量申请标贴,初步实现对茶园面积和产量、鲜叶销售和收购、标贴申请和发放的信息化管理。

  

      [推荐产品]金坛雀舌

  联系人:钱浩

  电话:18262998188

  地址:江苏省常州金坛区薛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