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江山市:一批外地干部在江扶贫攻坚的故事

2020-10-28

     编者按: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在波澜壮阔的扶贫战场上,我市有这样一批来自外地的扶贫干部,他们奋战在基层一线,积极融入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拔穷根、解难题、谋发展,为改变村庄落后面貌和实现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全国第七个扶贫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扶贫故事吧。


魏大新:“我是三卿口的村民”

  2018年开始,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与峡口镇三卿口村开展扶贫结对帮扶,两年多时间里,扶贫干部魏大新扎根三卿口村,积极服务村里的项目建设,编制村庄发展规划,深入走访每一户贫困户。通过结对帮扶,三卿口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先的不足1万元提高到15万元。近日,记者来到该村,去认识这位特殊的三卿口“村民”。

  “吃饭了没?”中午时分,魏大新来到低保户王祥滨家查看新房的装修情况,一句不太标准的江山话逗笑了大家。今年57岁的王祥滨身体不好,还要抚养残疾的双亲,去年在走访贫困户时,魏大新注意到情绪低落的王祥滨,经过了解,得知老王最大的诉求是能住进宽敞的新房。为此,魏大新忙前忙后帮着跑政策,经过政策叠加,这所80多平方米的新房获得8.8万元补助,大大减轻了王祥滨的经济压力。

  三卿口村距离江山城区40多公里,曾是盛极一时的古瓷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瓷制品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发展近乎停滞,成为省级重点扶贫村。为此,每周一半以上的时间,魏大新待在村里,村里92户贫困户,他已挨家挨户走访过了三四次。除了倾听贫困户的需求,村民对家乡发展的迫切愿望也让这名外来干部印象深刻。“大家对三卿口村的期盼非常高。反过来说,给我们的压力也非常大,我们会把他们的愿望转化成工作动力。”

  了解村民的发展需求后,魏大新的帮扶工作也有了方向。去年农房整治风貌提升工作期间,村中心摇摇欲坠的三卿口村老电影院划入了整治范围。老电影院既是村中心,又正好位于箬山梯田等旅游景区的交汇节点。在魏大新的规划中,这里是三卿口村第一个民生项目,也是最能凝聚村民发展合力的民心项目,它既要满足村民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又要服务于村庄旅游产业发展。做通农户工作,修改规划图纸,抓施工赶进度……魏大新忙里忙外,一刻不停歇。今年8月,占地面积330平方米的3层游客中心和占地面积450平方米的村文化礼堂拔地而起。

  在魏大新的牵头和帮助下,改造后的三卿口溪河道整洁,流水潺潺;村里的中学旧址摇身一变,改造成了精品民宿,进入招商阶段;老年公寓建成投用,古朴的风格与村庄古韵相辉映;总投资8亿元的华欣牧业湖羊生态示范园正加紧建设……

  今年年底,魏大新的帮扶工作即将期满。“和刚来的时候相比,村里发生了很多变化,虽然不敢说做了很大的事情,但是至少我还出了一点点力。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一名三卿口村村民。”魏大新谦虚地说。


善借“活水”快脱贫

  魏大新扎根峡口镇三卿口村两年,服务该村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从不足1万跃升到15万元;宋淼带来扶贫资金,投身贺村镇达埂村村庄建设;申屠亮多方联系科研院所,为廿八都镇浮盖山村建立实验基地,带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

  这些来自外地的扶贫干部,不仅在工作中“入乡随俗”,更为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观念、新方法,作出了新贡献。笔者认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市要善于借力发力,充分发挥外来优势,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使贫困群众走上长期稳定增收的道路。

  要善于借助各方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金是关键。我们要积极向上争取,发挥金融资金在扶贫工作中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提高扶贫成效。要念好对口帮扶的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的扶贫“经”,最大限度地撬动各类社会资源,为实现脱贫致富持续汇聚强大合力,扩大扶贫成果。

  要善于借鉴外来技术。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通过技术帮扶可以带动产业发展,吸引贫困群众就业,强化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由此实现良性循环。 

  要善于借力拓宽销售网络。近年来,网络销售、直播带货成为消费扶贫新的突破口。我们要抓住新营销手段带来的新机遇,鼓励更多的贫困群众掌握网络销售本领,让网络直播销售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借力发力,定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带动更多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宋淼:真情帮扶为百姓

  近两年来,来自绍兴市柯桥区的扶贫干部宋淼蹲在贺村镇达埂村,凡是和群众脱贫有关的事,他都不怕苦、不怕累,全身心投入,用心用情用力去完成,用自己的辛劳来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你的情况可以尝试申请单人低保。我和镇村干部做好沟通,届时再帮你一起填下低保材料。”近日,宋淼再次来到村民周梅兰家,告知她申请单人低保需要提前准备的材料。周梅兰一家是村里的低保边缘户,几年前周梅兰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开始接受透析治疗,加上丈夫患重病,身体每况愈下,这让本没有多少经济来源的家庭变得更加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宋淼决定主动帮忙,替他们家想想办法。“现在申请低保非常严格,我会跟镇村及时对接,争取给这个家庭减轻点负担。”

  2015年,位于村口的添丁底小区建成,该村不少农房改造安置户在这里建起了房子,但因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没有资金投入小区硬化、亮化,小区环境迟迟未能得到改善。2018年底,绍兴市柯桥区与达埂村开展扶贫结对帮扶,宋淼带着30万元扶贫资金来到该村。通过走访了解村民意见后,宋淼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将这笔资金用在这件村民急需解决的事情上。

  经过一年的改造提升,如今的添丁底小区浇筑了水泥路,房前屋后建起了小院种上了花草,路边还安上了路灯。“现在交通方便了,小区卫生状况也有了好转,不比城里差多少。”村民周兴爱笑着说。

  1987年出生的宋淼,在村庄建设、环境美化上总有一些新想法。今年,达埂村新建起了村级便民服务综合楼和文化礼堂,眼下进入装修阶段。但他放心不下,时常会跟着村干部查看进度,提出装修意见。“他山之石可攻玉。因工作需要,在柯桥区工作期间,我常常能接触到许多关于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先进做法。来到达埂后,我也将新方案提出来给村两委参考,大家共同商议,有利于村庄更好的发展。”宋淼说。

  自开展扶贫结对帮扶以来,达埂村共实施各类村庄建设项目11个,拓宽硬化村内道路5条,有效改善了群众日常出行;新建村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礼堂即将投入使用,村主要出入口沿线党建风光示范带已经完成,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今年年底,我在达埂的帮扶工作就将结束。对于这段经历,我最深的感悟就是在工作中要多跟百姓交心,同时从村庄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多思考、多谋划,做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事情,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获得感更多一点。”宋淼相告。



申屠亮:为村民播种希望 

  10月13日上午,申屠亮刚下火车,就和市林业局干部一起赶回廿八都镇浮盖山村,商讨推进百亩油茶园产业等事项。

  浮盖山村位于浙西南边界,全村现有油茶林678亩,为上世纪70年代造林,目前普遍处于衰产期,产量不高,效益偏低。2018年开始,省林业局与浮盖山村开展扶贫结对帮扶,扶贫干部申屠亮就来到这里,为村民播种下未来发展的希望。在申屠亮的牵头下,浮盖山村计划今年对油茶林进行改造,实施嫁接、新造林等技术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申屠亮为我们向上级争取了百亩油茶园建设项目。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年底能把这个项目落地生根,这样可以直接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效益,促进村民增收。”浮盖山村党支部书记马小清很是感激。

  在浮盖山村的林下经济试种点,去年5月种下的三叶青、多花黄精如今长势喜人。然而,去年刚开始种植的时候,种植户杨建军由于之前没有中药材种植经验,颇有畏难情绪。为了打消他的顾虑,申屠亮邀请林业种植专家现场教学,并多次组织培训会。“省林科院工作人员把苗木送到我这里,还安排专家在现场进行指导,进行‘一对一’服务,真的很感激。”有了专家的指导,杨建军对中药材种植也充满了信心。

  除了扶持致富带头人外,申屠亮还聚焦产业,发挥当地林业特色优势。从去年开始,申屠亮就对林业项目加紧谋划,陆续引进浙江楠、红豆树等珍贵苗木,通过植树造林,浮盖山村已种下浙江楠7亩、红豆树5亩,共计2000多株,为浮盖山村种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抓好产业发展还远远不够,申屠亮还计划着帮助村里发展旅游经济,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村庄风貌提升。记者在村里看到,该村沿溪绿道项目正加紧施工建设。各自然村之间出行主要依靠205国道,但205国道重型货车往来频繁,缺乏安全的人行、非机动车车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较大。等沿溪绿道项目建设完成后,这条以村入口为起点,贯穿村庄的绿道将为村民带来更多的出行便利。

  申屠亮投身浮盖山村,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攻坚克难,大步前进,与村民共同种下未来发展的希望。



作者:毛梦瑶 危波 言青 赵晨 徐宸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