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发展 成人教育成效显——桐庐县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特色撷英

2016-11-29

      成人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我县成人学校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种教育类型、各种教育形式和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相互沟通、衔接和共享,满足广大市民对终身学习的多种需求,致力于构建市民30分钟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城市。

  “学习圈”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各类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社团、学习参与者有机构成,学习活动丰富多样,学习形式灵活便捷,能满足市民多种学习需求的“学习社区”。

  通过建设“乡镇(街道)30分钟市民学习圈”,使得居民步行(或行车)不超过30分钟,就能便捷参加多形式的社区学习活动。

  为推进终身教育发展,解决成校师资、场地等资源性问题,我县开展成教综合体建设改革。经过近两年的实施,目前,我县有12个乡镇(街道)搭建了成教综合体平台,成校入驻乡镇文体中心。综合体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共建、人力互通、工作共融,有效促进了成人教育工作联动机制的形成,增强了成教工作力量,并拓展了成人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成教基础能力。

  此外,我县还优化了乡镇成人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促进乡镇、社区文教工作的融通协调与合作,丰富了成教工作的内容、形式与品质。

  服务区域经济 开展特色品牌培训

  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明显,分水镇、横村镇、富春江镇等乡镇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制笔之乡、中国针织名镇、省级机械工业专业区。在培训过程中,各成校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特色,因地制宜创新培训项目,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近几年在全县职成校中开展“特色品牌培训项目”创建活动,引领各校开发并做精做细特色课程,创建特色品牌基地,提升成人培训档次和美誉度。县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成人教育特色品牌培训项目创建活动的通知》,规定了培训数量、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等要求。计划到2020年,每个社区学校、中职院校、成校至少有一个特色品牌培训项目,全县基本形成“一校一品”办学特色。

  2014年,我县5所成校申报了首届特色品牌培训项目,截至目前,培训要求已全部超额完成,桐君成校家庭服务培训课题化。县教育局联合县农办、妇联等部门,在成校开展保育员培训、老年人教育、庭院课堂等系列培训,影响力辐射全县;富春江成校机械专项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形成“五共”培训模式,被杭州市推荐为省级成教培训品牌;江南成校围绕特色农业——“窄溪牌”河蟹,定期培训、考察、交流,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横村成校围绕政府热点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得到领导赞赏、老板欢迎,百姓得实惠,被誉为“真正好项目”;分水成校民宿业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驻村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民宿经营户不仅提升了综合服务水平,还通过验收获得工商营业执照,刺激了一大批农民迅速转型为乡村旅游的市场主体。

  两年下来,我县围绕做强成人教育品牌思路,共培训4200余人,新建实训室、机房8个,新添计算机200台,自编培训教材4本,特色品牌区域辐射效应初显。2016年第二届特色品牌培训项目也已拉开帷幕。

  以学共体培育为载体 打造精品学习型社团

  为构建30分钟学习圈,我县以“农村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为抓手,打造精品学习型社团。“农村社区学习共同体”是指以自发的民间学习社团为基础,通过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培育与帮扶,形成的基于共同愿景、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以平等、互助的方式组织学习、开展活动的农村社区学习型组织,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百姓精神生活和知识技能、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为推动农村社区学共体建设,我县出台了《2015年桐庐美丽乡村学共体培育计划》、《桐庐县农村学习共同体评价指标》,大力倡导、积极培育基于美丽乡村的农村社区学共体(学习型社团),全县每年扶持和培育10~15个美丽乡村示范学共体,积极以制度、章程、培训、搭建展示平台等路径,将民间社团培育成农村学共体(学习型社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江南镇、分水镇、横村镇等成校还培育书画、太极拳、摄影、兵乓球、篮球学共体,并定期开展活动。目前,我县学共体的类型与种类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升。2015年,富春江等成校培育的富春江书画院等10个“学共体”获得县示范学共体称号,分水成校培育的天天开心军鼓队、太极拳社,江南成校培育的白鹤书院、翰缘江南4个“学共体”获得市示范学共体称号。各“学共体”利用桐庐“百姓日”、春节等节假日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既愉悦身心,又丰富地方群众文化生活,成为我县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满足市民学培需求 丰富各类培训项目

  满足农民提高学历需求,开发多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项目。目前,全县开设成人双证制、成人高中、成人大专、脱盲等学历培训,每年培训约5000人;满足农民提升素质需求,开发全方位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文明素质、实用人才、农业实用技术等农民素质提升培训,每年约1万人参加培训;满足城乡居民致富需求,开发多元化的创业指导培训项目。开展SYB、EYB和农民创业知识培训和农家乐、民宿、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农村经济新业态培训,每年20余期;推动老年人教育服务,送课下乡,通过老年协会、老年人社团开展各种讲座、学习班,满足老年群体养生保健、手工园艺、传统文化、科学知识、时事政治等多种学习需求,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此外,各校为满足农村劳力转移需求,开发实用型的职业技能教育项目;满足特色经济发展需求,开发区域性的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满足传统文化传承需求,开发本土化的社会文化教育项目;满足民众生活提质需求,开发多样化的闲暇生活教育项目;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开发共享型的校企合作教育项目。

  我县成人文化学校以满足市民学习培训需求,丰富各类培训项目,以成人文化学校“一校一品”品牌建设、学共体培育为载体,深入贯彻《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构建市民30分钟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着力构建全纳、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市民素养与生活品质。努力推动桐庐的美丽乡村基本达到: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